English

打开青少年科技创作之门

——与韩长明教授谈《科技创作》
2000-11-09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邢宇皓 我有话说

培养创新意识、增强动手能力,一直是我国青少年教育中的薄弱环节,也是目前各中小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着力探讨的重大课题。日前,作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“九五”规划国家重点课题——“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”的子课题“科技创作”,取得了初步成果。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实验教材《科技创作》不仅将“动手”与“创新”有机地结合起来,并在教材编写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现代意识。近日,记者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们一道,旁听了以该教材为主讲内容之一的“200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创造思维前沿理论与实践高级研讨班”,并采访了其主编——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兼职研究员、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韩长明。

镜头一:研讨班上,韩教授对学员们说:“会上发给大家了几罐饮料和一根棒棒糖,请大家喝完、吃完后,不要将饮料瓶、易拉罐和棒棒糖棍儿扔掉,它们将是我们科技制作中用得着的原料。”

记者:在一般人的印象中,科技创作需要不少专门的器材,而在您的科技创作课堂上,采用的绝大多数原料都是随手可得的生活废弃物,这是不是您要追求的一种特色?

韩长明:的确是这样,我的主导思想是12个字:“构思新颖、取材方便、制作精巧”,尽量少买现成的器件,尽可能利旧、利废,比如使用易拉罐、可乐瓶、各种生活用品的废弃物,成品件也大多是像自行车零件这样容易找到的东西,当然也有螺丝帽、螺丝钉等标准器件。

这样做,大大降低了制作的成本和寻找材料的难度,能让更多对科技创作感兴趣的孩子都有能力享受科技创作的乐趣,毕竟,在我们国家,还有很多贫困的地区。同时,也强化孩子们的环保意识,做到物质的综合利用、充分利用;另外,也能够让学生们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作品的结构和原理上,抓住科技创作的核心问题和重点,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花哨的表面装饰上。

镜头二:研讨班上,韩教授手持一个用易拉罐制成的带有熊猫图案的“回滚平衡桶”,他解释说:“回滚筒以前有人做过,平衡桶以前也有人做过,而将两者结合起来,是我的发明。”这番话引来众多听课老师的一片笑声。

记者:我注意到了这样的笑声,其实当时我和听课的老师们有同样的感觉,以为那只是您为了调节气氛所说的玩笑话,但当您进一步将它阐释为科技创作中一项重要的“加法创意”原则,相信很多人都有茅塞顿开的感觉。

韩长明:我个人认为科技创作有“加法创意”、“启发创意”、“综合创意”等思维方法。其实,“创作”并不都是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高深、复杂。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创意也很简单,但却有极高的价值。比如,原来的铅笔都是圆柱形的,为了不让它随意滚动,有人将它改成了六棱柱形,为了方便涂改,有人在它的后头加上了橡皮头,这样看似微小的变化,实际上往往是革命性的。尤其对孩子而言,无论他是在结构上、材料上、或者是造型上,有新的改进,都是一定程度的创新,而教师要非常敏感,对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改进给予充分的鼓励。有时正是通过这样小小的创意,逐渐培养孩子们动脑筋的能力,使他们成为善于构思和创造的人。

目前,我们在中小学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定欠缺。比如在日本、原苏联,他们在小学阶段就开设金工课、木工课,特别强调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。任何创造发明都不能光停留在纸面上,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,才有可能把构想变成现实。

此外,即便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手工制作课,但在授课内容,教孩子单纯模仿偏多,而给孩子们进一步去创造、发挥的余地比较小。针对这样的现实,我们在这套《科技创作》教材中着重强调了对孩子们“创”与“作”两方面的引导,先从理论部分强调创新,启发创新的思路、方法,然后通过具体的创作实例加以体现。

记者:其实,开设这门课对授课老师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,不仅要求他们自身要有很强的动手和创新能力,同时由传授知识到启发思维的转变对很多老师来说也是一次考验。

韩长明:对,“科技创作”这类课型,对于教师来说,也是很新鲜、陌生的。为此,我们一方面多次举办了教师培训班,另一方面也在加强同日本学者和教师的经验交流。同时,我认为在师范院校也有必要开设这样的课程,使新一代教师能够适应今后的教学需要。

我们国家近年来提倡素质教育,很多中小学目前都已经开设了综合实践课和活动课,但不少学校还不知道应该如何利用这些课时,都处在探讨和研究之中。我们编这套教材也是一种尝试,计划是对孩子们进行有计划、系统的科技创作训练。如果可行,它将作为一种新的课型,在学校的综合实践课和活动课都可以开展这项教育。

就目前的实验情况看,孩子们对上这门课的积极性很高。有的孩子在实践中已经突破了老师教授的方法,思想非常活跃,效果相当好。这说明中国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还是很强的,只是有待引导和激发。培养创新意识、增强动手能力,一直是我国青少年教育中的薄弱环节,也是目前各中小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着力探讨的重大课题。日前,作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“九五”规划国家重点课题——“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”的子课题“科技创作”,取得了初步成果。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实验教材《科技创作》不仅将“动手”与“创新”有机地结合起来,并在教材编写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现代意识。近日,记者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们一道,旁听了以该教材为主讲内容之一的“200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创造思维前沿理论与实践高级研讨班”,并采访了其主编——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兼职研究员、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韩长明。

镜头一:研讨班上,韩教授对学员们说:“会上发给大家了几罐饮料和一根棒棒糖,请大家喝完、吃完后,不要将饮料瓶、易拉罐和棒棒糖棍儿扔掉,它们将是我们科技制作中用得着的原料。”

记者:在一般人的印象中,科技创作需要不少专门的器材,而在您的科技创作课堂上,采用的绝大多数原料都是随手可得的生活废弃物,这是不是您要追求的一种特色?

韩长明:的确是这样,我的主导思想是12个字:“构思新颖、取材方便、制作精巧”,尽量少买现成的器件,尽可能利旧、利废,比如使用易拉罐、可乐瓶、各种生活用品的废弃物,成品件也大多是像自行车零件这样容易找到的东西,当然也有螺丝帽、螺丝钉等标准器件。

这样做,大大降低了制作的成本和寻找材料的难度,能让更多对科技创作感兴趣的孩子都有能力享受科技创作的乐趣,毕竟,在我们国家,还有很多贫困的地区。同时,也强化孩子们的环保意识,做到物质的综合利用、充分利用;另外,也能够让学生们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作品的结构和原理上,抓住科技创作的核心问题和重点,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花哨的表面装饰上。

镜头二:研讨班上,韩教授手持一个用易拉罐制成的带有熊猫图案的“回滚平衡桶”,他解释说:“回滚筒以前有人做过,平衡桶以前也有人做过,而将两者结合起来,是我的发明。”这番话引来众多听课老师的一片笑声。

记者:我注意到了这样的笑声,其实当时我和听课的老师们有同样的感觉,以为那只是您为了调节气氛所说的玩笑话,但当您进一步将它阐释为科技创作中一项重要的“加法创意”原则,相信很多人都有茅塞顿开的感觉。

韩长明:我个人认为科技创作有“加法创意”、“启发创意”、“综合创意”等思维方法。其实,“创作”并不都是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高深、复杂。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创意也很简单,但却有极高的价值。比如,原来的铅笔都是圆柱形的,为了不让它随意滚动,有人将它改成了六棱柱形,为了方便涂改,有人在它的后头加上了橡皮头,这样看似微小的变化,实际上往往是革命性的。尤其对孩子而言,无论他是在结构上、材料上、或者是造型上,有新的改进,都是一定程度的创新,而教师要非常敏感,对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改进给予充分的鼓励。有时正是通过这样小小的创意,逐渐培养孩子们动脑筋的能力,使他们成为善于构思和创造的人。

目前,我们在中小学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定欠缺。比如在日本、原苏联,他们在小学阶段就开设金工课、木工课,特别强调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。任何创造发明都不能光停留在纸面上,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,才有可能把构想变成现实。

此外,即便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手工制作课,但在授课内容,教孩子单纯模仿偏多,而给孩子们进一步去创造、发挥的余地比较小。针对这样的现实,我们在这套《科技创作》教材中着重强调了对孩子们“创”与“作”两方面的引导,先从理论部分强调创新,启发创新的思路、方法,然后通过具体的创作实例加以体现。

记者:其实,开设这门课对授课老师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,不仅要求他们自身要有很强的动手和创新能力,同时由传授知识到启发思维的转变对很多老师来说也是一次考验。

韩长明:对,“科技创作”这类课型,对于教师来说,也是很新鲜、陌生的。为此,我们一方面多次举办了教师培训班,另一方面也在加强同日本学者和教师的经验交流。同时,我认为在师范院校也有必要开设这样的课程,使新一代教师能够适应今后的教学需要。

我们国家近年来提倡素质教育,很多中小学目前都已经开设了综合实践课和活动课,但不少学校还不知道应该如何利用这些课时,都处在探讨和研究之中。我们编这套教材也是一种尝试,计划是对孩子们进行有计划、系统的科技创作训练。如果可行,它将作为一种新的课型,在学校的综合实践课和活动课都可以开展这项教育。

就目前的实验情况看,孩子们对上这门课的积极性很高。有的孩子在实践中已经突破了老师教授的方法,思想非常活跃,效果相当好。这说明中国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还是很强的,只是有待引导和激发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